马忠普:大40Cr合金无缝管企业发展非钢产业
【马忠普:大40Cr合金无缝管企业发展非钢产业】 一条“武钢将投入巨资种菜养猪”的新闻引起了广发的关注与质疑。尽管武钢后来出面证实,事实并非人们议论和担忧的那样。但这还是反映出来,目前40Cr合金无缝管行业是面临着怎样的发展窘境,即使如武钢这样的40Cr合金无缝管巨头亦不例外。同时,数据显示,1-2月份40Cr合金无缝管行业近乎陷入了整体性亏损的被动局面。近日媒体刊登武钢养猪被指与国企改革路线相悖文章。文章中提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接受记者专访时称,这是一个事关央企改革方向的事情,必须引起决策者的警惕。武钢今天做的事情,上个世纪90年代很多国企都干过。例如,那时候煤炭企业主业不好,不去挖煤,都去腌咸菜,搞第三产业。首钢、鞍钢当时也搞了一堆第三产业,今天,这些产业成为被改革的对象,要求剥离。 且不说武钢300多亿投资发展非钢产业并不像外界所说的是养猪种菜。投资重点是40Cr合金无缝管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更多的是投资铁矿业。即使从国有40Cr合金无缝管企业的历史发展过程看也不符合实际。 整整20年前的1991年,我曾经写了1万字的《鞍钢非钢产业经济发展战略的10个问题》。分别在鞍钢公司简报和发展战略研究专辑上发表。引起了鞍钢各级领导的重视。报告的核心内容是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包括当时10多万退休职工在内,鞍钢集团(微博)拥有职工40多万人。其中附属企业公司、机械制造、建设公司、运输公司、房产公司、矿山公司、医院、学校等系统职工接近30万人都在为鞍钢服务。实际上用40Cr合金无缝管生产的利润养活这些人。 可见计划体制下的40Cr合金无缝管企业实际效率是很低的。按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计算,即使当时生产经营1000万吨钢,鞍钢主体生产经营最多可以提供几万人的就业岗位。这就意味着鞍钢还有30多万非40Cr合金无缝管产业生产经营的职工需要面向开放的市场需求和遵循产业发展规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发展多种产业经济,使每个职工都能创造社会平均水平的劳动生产率。企业办社会,企业办庞大的生产改造服务企业,这是在计划体制下大40Cr合金无缝管企业和大国有企业共同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鞍钢较早提出并进行了主辅分离改革。目前40Cr合金无缝管在线职工仅仅几万人。非钢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例如鞍钢机械制造公司可以面向40Cr合金无缝管行业生产热连轧成套设备,但是总体发展速度并不是很快。曾经拥有13万职工的附属企业公司,甚至冶金建设公司很多工人下岗和买断退休。 导致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体制的束缚。以鞍钢职工子女为主的附属企业公司成立时间同温州民营企业成立的时间几乎相同。但是为鞍钢服务就可以开出工资,而江浙民营企业生产出一个螺丝钉和打火机都要在市场销售。企业不同的压力和机制产生不同的后期发展效果。柳工(13.65,0.36,2.71%)、徐工的机械加工能力和基础,起初都很难同拥有近万台机床的鞍钢机械公司相比。但是这两家企业通过对外合资,都成为国内重量级的工程机械企业。而国有40Cr合金无缝管企业所属的非钢企业很少有创造国内领先和一流的产业业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