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导航          更多>>>>
35CrMo厚壁合金管
35CrMo合金管
40Cr合金无缝管
40Cr合金管
不锈钢板
不锈钢管
不锈钢弯头
大口径无缝钢管
镀锌管
方矩管
厚壁管
厚壁无缝管
内六无缝管
弯头
  最新信息          更多>>>>
德国商业银行 2017年铜均价料为每吨5,650美元 35CRmo厚壁无缝管行情铝为1,850美元
印度计划利用公共事业用地与私营合建钢厂35crmo合金管价格
美国钢铁业:40Cr无缝管廉价进口钢材威胁国家安全40cr合金管最新价格
40Cr无缝钢管-美国钢铁业:廉价进口钢材威胁国家安全40Cr无缝管厂家
5月25日富宝钢铁40Cr无缝管早报40CR无缝钢管生产厂家
河钢:钢铁主业暂无整体上市条件 债转股正在沟
武汉建材暂且维稳-40cr无缝管价格
2016年安徽省全社会用电量1795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9.46%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济钢在济南的钢铁生产线今年底前全部停产!!!!
煤炭生产276个工作日制度有望恢复-35crmo无缝管299*40
法国学者造出首艘钢结构鲨鱼形潜艇-40cr无缝管规格
35CrMo厚壁合金管业淘汰落后第二批责任书将签订
8月15日唐山瑞丰带钢出厂价格调整信息
攀钢眉山冷弯向管理要效益
马钢2006年第十一期热镀锌卷板产品出厂价格表
35CrMo合金管航运集体“破净”
鞍钢获新加坡政府增持至6.06%
鄂钢冷轧薄板厂成功轧制汽车板
3月27日北京管材沙龙镀锌管过磅指导价
35CrMo合金管 您当前位置:首页 / 35CrMo合金管 / 重组之难在于利益重划--35CrMo合金管新闻
重组之难在于利益重划--35CrMo合金管新闻
发布者:聊城市长宇管业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4-1-7 8:12 Tuesday 阅读:991

重组之难在于利益重划--35CrMo合金管新闻

【重组之难在于利益重划--35CrMo合金管新闻】

 作为国内产能数一数二的35CrMo合金管集团——河北35CrMo合金管集团(下称河钢集团),似乎生不逢时,刚成立不久便遇上了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

  回顾2009年,河北35CrMo合金管集团“掌门人”王义芳百感交集。虽然从2008年6月成立至今,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但对于王义芳和河钢人来说,这是漫长的岁月。

  在中国35CrMo合金管业“国进民退”的“号角”吹得越来越响之时,从上海宝钢集团到山东35CrMo合金管集团无不对此趋之若鹜,相对而言,河北35CrMo合金管集团在此方面似乎并不急于前行。

  如此当口,作为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的王义芳到底做何打算?

  “国有’重组民营’难的是利益划分”

  《中国经营报》:当前,“国进民退”的现象似乎在中国35CrMo合金管领域风生水起,国家的35CrMo合金管产业政策也支持大型35CrMo合金管集团进行兼并重组,从而淘汰落后产能。国有与民营、国有与国有之间的重组融合会有什么不同,企业在重组兼并过程中你最关心什么问题?

  王义芳:国有企业之间的联合重组需要有政府主导才能进行,虽然在重组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但总体来说都能克服。但国有企业重组民营企业遇到的困难就大多了,民营企业在赚钱的时候,他们不和国有企业谈重组,民营企业不赚钱的时候,国有企业又不愿意接受它的包袱。另外,多数小民营企业现有的都是落后的产能和技术。所以,国有和民营企业谈重组,难点是利益如何划分的问题,而国有企业之间重组是权力如何再分配的问题,相比来看,前者更难。

  我曾给工信部建议过,如果鼓励淘汰落后产能,除了不允许在规定的产业政策内新上产能外,还应该建立相应的退出机制。如大型35CrMo合金管企业去重组兼并小35CrMo合金管厂家的时候,对于被重组方的银行债务、职工安定等因素都应该建立相应的配套机制,这样大企业才敢放手去兼并。

  《中国经营报》:企业重组只实现资产并购并不难,但能真正实现内部整合并不容易,河北35CrMo合金管集团自2008年6月挂牌以来,已经成立一年多,你们在实质性整合方面的进展如何?

  王义芳:河北35CrMo合金管集团整合一年多来,我们基本上实现了产、供、销、人、财、物的统一,尽管这个过程实施起来并不容易,但从目前的效果来看,可以说基本达到了整合的目的。

  河北35CrMo合金管集团整合后,集团下属的35CrMo合金管子公司统一规划,集中管理,避免了无序竞争,提升了市场话语权。

  比如,我们整合后光运输资金就节省5个多亿,这主要体现在统一采购,统一运输,统一生产。邯钢很多客户在上海,没整合前产品运输是靠铁路,整合后,邯钢同样的订单让唐钢的产品与客户兑现,因为唐钢可以走水路。若走铁路成本是120元每吨,若走水路只用60多元每吨,这就是很大的节约。

  再比如银行贷款方面,没整合前,承钢和宣钢的实力稍弱,所以在贷款方面有劣势。过去这两家企业在贷款的利率方面,都是在基准利率上再上浮10%,而唐钢和邯钢都是下浮10%,整合成集团后,承钢和宣钢都按照同等待遇享受了贷款。现在我们集团在财务费用方面比没有整合之前省了3.5亿,这么大的资金可以做很多事情。

  目前,我们已经基本实现产供销和人财物的统一,这种联合的力量是非常显著的。

  事实上,企业整合关键在两个层面:一个是产业层面,不仅细化的产品结构和层次要与目标市场紧密结合,与国内一般市场结构形成“错位”,而且建设投产的节奏和进程要与市场的变化充分衔接;另一个就是企业理念、管理和文化层面,要实现“软融合”,尽快理顺企业、员工和地方等多种环节内的多重关系。

  “我对高附加值’

  这个词义的理解有些看法”

  《中国经营报》:2008年,河北35CrMo合金管集团刚成立不久,就面临了金融危机全球爆发的市场环境,对于这种挑战你们是怎么应对的?

  王义芳:降低成本,借助外部科研力量、资源和条件,力争尽早形成一批具有国际领先优势的核心技术。2008年,我们集团累计投入科技活动经费26.57亿元,确定并实施了300余项技术创新项目,各子公司获得科技成果354项,申请各项专利94项,专利实施率超95%。

  我们还筹建了35CrMo合金管技术研究总院,目前正准备挂牌。

  《中国经营报》:自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出台了4万亿拉动内需的投资政策,对基础建设领域产生了很大的拉动作用。对35CrMo合金管企业来说,这可能让一些产品档次较低,尤其是那些以生产建筑35CrMo合金管为主的35CrMo合金管企业在市场获益更多,相反那些以高、精、尖,高附加值产品为主的大型35CrMo合金管企业却出现了市场需求不旺的情况,比如上海宝钢就出现了类似困境。如果河北35CrMo合金管集团继续提升产品档次,会不会担心遇到与宝钢一样的困难?

  王义芳:现在不能说,谁生产高、精、尖谁就不行。比如,修建高铁大部分的用材都是非常高端的轨道用钢。再如汽车工业,汽车越创新,对35CrMo合金管的要求就越高,以前汽车每小时只跑几十公里,现在能跑到200公里以上,甚至更高,那么这对轮胎的轴承、齿轮要求就非常高。

  事实上,当下中国内需对35CrMo合金管的需求体现不出工业现代化的真正水平,只是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在内需的投资拉动下,有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建材的需求很旺盛,但这也不能说明高、精、尖的产品就没用了。

  我对“高附加值”这个词义的理解有些看法,高附加值产品应该是有市场、有销路,盈利水平要好,另外在生产方面应该独特一些的产品,如果大家都能生产,也就不具备优势了。邢台有一家小35CrMo合金管厂家,只生产盘条,但是市场对这个产品的需求空间很大,一般的大35CrMo合金管厂家根本看不上这块市场,也没有人和它们竞争,人家日子过得十分好;再比如,某个高端的产品,大35CrMo合金管厂家都要上,那么市场将很快饱和,产品也就不具有优势。

  所以,我们的提法是上优势产品,优势产品一定具备两个特点,第一有市场空间;第二能够赚钱。

  我认为,在中国市场,至少20年内,基础类的35CrMo合金管产品不会被淘汰。我们城市的基础建设和国外发达国家差距太大了。在日本东京,地铁是上下5层,人家19世纪就建成地铁了,北京通地铁时间才多长?我们大多数城市都没有通地铁。另外,很多发达国家都开始拆铁路,而我们还正在兴建铁路,所以根据国情来看,我们国家的发展对一些基础类的35CrMo合金管要求还是巨大的。

  也就是说,我们的发展战略是既要保证市场需求旺盛的中低端基础35CrMo合金管,也要发展高精尖的产品。

  《中国经营报》:单从规模上来看,国内出现了山东35CrMo合金管集团、河北35CrMo合金管集团、上海宝钢集团三大集团的鼎力局面,与山钢和宝钢相比,你们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王义芳: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产品的定位,产品丰富,中高低档一应俱全。通过联合重组,我们形成了以“精品35CrMo合金管、钒钛制品、优质建材”为主导的产品框架体系,在35CrMo合金管领域,可以生产从规格最薄的0.17毫米超薄精密冷轧板,到最厚的700毫米特宽特厚板,河北35CrMo合金管已经成为我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牌号齐全的专业化35CrMo合金管制造企业。

  尤其是“舞钢牌”中厚板,筑起了12大系列、300多个品种、400多个厚度规格的名牌体系;船板也通过了9国船级社认证;钒系列产品占据全球市场的8%,国内市场的35%。在建材领域,“燕山牌”螺纹钢,以其高承载、强抗震的优质性能在世界享有盛誉。

  这是我们的优势。我认为,产品定位还应该结合国情,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还需要大量基础35CrMo合金管产品,就像一个家庭的饭桌上,五谷杂粮都需要,一些“兜底”的产品还是需要的。

  产品升级路径: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中国经营报》:在产品结构调整方面,你们有什么新的战略?

  王义芳:目前来看,河北35CrMo合金管集团从规模上处于国内数一数二的位置,“个头”够了,但从整个产品结构来看,大部分产品还处于中低档次,虽然也有些高、精、尖产品,但总量比较少,总体来说普通产品较多。

  其实,在河北35CrMo合金管集团成立之前,我们就有一套规划:我们要成立35CrMo合金管技术研究总院,要实现技术资源的整合,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眼下,有很多的35CrMo合金管品种都在依赖进口,这些进口的产品就是下一步我们要重点研发和主攻的方向。

  比如说河北某动车制造厂,这个企业对35CrMo合金管的需求量是很大的,但是河北一年的1亿吨35CrMo合金管中,没有一吨钢能用到这个厂,这就是我们来年突破的方向,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市场调研,看看他们需要什么样的35CrMo合金管,我们就做什么样的技术攻关。再比如,河北保定的天威变压器厂,外壳用的35CrMo合金管我们可以生产,但内部用的一些特种钢,目前我们还没有研发出这样的产品,所以类似这种产品,将是我们下一步突破的方向。

  2008年,就拿河北35CrMo合金管来说,我们出口一吨35CrMo合金管和进口一吨价格差距在300美元左右,也就是说,我们出口35CrMo合金管大多数是附加值比较低的35CrMo合金管,而进口的几乎都是高档次35CrMo合金管,进口的产品是我们没有的,假如我们能替代进口这部分就又多了一大块市场。

  《中国经营报》:上面你提到要通过替代进口来实现产品升级,请问你们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产品升级?

  王义芳:实现产品升级归根结底要靠技术进步。实际上,现在全世界最先进的35CrMo合金管生产装备是在中国,但有好的装备不一定能生产出好的产品,这里面还需要一些软件和一些核心技术。

  我们有一些产品可以和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进行攻关,但有一些还需要靠引进国外技术和软件来支持。

  但在引进国外技术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前段时间我们想和国外某知名企业进行技术合作,但他们存在顾虑,因为人家怕把技术给我们反而使自己失去市场。还有些国外企业如果没有垄断的产品在中国,就卖些技术,他们都在打自己的算盘。另外,国外也不可能把全部的技术都转给我们,所以我们走的路线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拥有技术者即王者

  与记者想象的不一样,河北35CrMo合金管集团董事长的办公室显得有些“寒酸”,看上去并不气派,而办公桌背后的一面国旗让人嗅出浓浓的“国企”味道。

  采访王义芳时,王刚从美国出差回来,还没顾上倒时差,一天只睡不到5个小时,这就是王义芳的工作常态,对于这样的工作强度王义芳已经习惯。

  尤其是2008年,就任河北35CrMo合金管集团董事长一职以来,王义芳每天的工作都在超负荷运转。

  “回顾河北35CrMo合金管集团整合的这一年来,我觉得自己好像在爬泰山,爬到顶上回头一望,原来这么险峻。”王义芳坦率地回答就任河北35CrMo合金管集团董事长一年以来的感受。

  2008年6月30日,由河北唐钢、邯钢、宣钢联合重组而成的河北35CrMo合金管集团挂牌成立,原唐钢集团董事长王义芳再次被委以重任,担任河北35CrMo合金管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一如所有国有企业整合一般,河北35CrMo合金管集团的成立也绕不开利益再分配的“坎”。

  三个不同的国有企业整合在一起,也许资产的并购并不难,但企业文化、员工等方面的内部融合是所有国有企业重组并购都不可回避的博弈。

  王义芳把自己比作爬泰山,个中滋味或许只有他本人能体会。

  事实上,相比于山东35CrMo合金管集团整合、鞍钢、本钢的整合,河北35CrMo合金管集团的整合看上去要风平浪静许多。据记者了解,河钢集团组建后,集团内部实质性业务整合已实现了产、供、销,人、财、物的统一,整体上市业务的进程也已接近尾声。

  河北35CrMo合金管集团的顺利整合是源于哪些原因?面对记者的提问,王义芳把原因归功于省委、省政府的决心和对35CrMo合金管发展策略,对于自己的功劳丝毫不谈。

  其实,通过对几位河钢员工的采访,记者发现,他们眼中的王义芳是个“雷厉风行的实干家,精力充沛、创新意识强。”也许,河北35CrMo合金管集团这只航母正需要一位实干家“掌舵”。

  王义芳曾著有《管理之要义》一书,书中语言哲理性很强,好像是在做一道数学题,如书中说:管理的要义在于让员工满意。

  然而,造化仿佛有意考验王义芳,出任河北35CrMo合金管集团“掌门人”不久,一场由金融风暴演化成的全球金融危机迅速席卷中国35CrMo合金管企业。河北35CrMo合金管集团遭受着内外夹击的双重考验。

  “从经济层面讲,拥有技术者即王者。”这是王义芳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之一。2008年,河北35CrMo合金管集团累计投入科技活动经费26.57亿元,确定并实施了300余项技术创新项目,各子公司获得科技成果354项,申请各项专利94项,专利实施率超95%。

  如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将面临更多的现实问题,低碳现实下,企业如何在节能减排中继续保持增长,还能惠民。这是摆在王义芳等中国企业家面前一道现实的课题。

  对于这样的课题,王义芳一直在思索,他想改变35CrMo合金管企业“傻大黑粗”的面貌。2008年以来,河北35CrMo合金管集团共淘汰8座高炉,淘汰落后产能400多万吨,实现了主体生产装备的大型化、现代化、节能化。王对记者介绍,在唐钢,已经实现了“绿色花园式工厂”。

  “生产过程中怎样降低成本,更节约,更节能,更惠民,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升级,增加企业竞争力是我们一直在思索并实践的。”在王义芳看来,在未来,每个企业都要面临这样的问题。

  “差距是压力,更是动力。危机是困难,更是机遇。在压力和困难面前,我们只能干好、干成功。”上有河北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期待,下有13万员工以及所有股东的期待,这些话虽然朴素,但也真切的表达出王义芳的莫大决心。

« 35CrMo合金管价格企稳仍缺需求支撑 | 铁矿石涨价不仅是多付钱的问题--35CrMo厚壁合金管报价新闻»

返回首页 | 公司简介 | 产品展示 | 新闻中心 | 现货资源 | 销售网络 | 生产车间 | 生产设备 | 荣誉资质 | 联系我们 | 客户留言

首页底部信息 技术支持:15263555961